首页 资讯 正文

安仁竹山乡:“三板斧”劈开致富路 “新三宝”种出好“钱”景

体育正文 278 0

安仁竹山乡:“三板斧”劈开致富路 “新三宝”种出好“钱”景

安仁竹山乡:“三板斧”劈开致富路 “新三宝”种出好“钱”景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谭利炳 陈俊宏(chénjùnhóng) 郴州报道 夏天的风吹到安仁县竹山乡,走进莲溪村,只见连片的青蒿舒展枝叶,随风摇曳。村民李新林蹲在药田里,仔细(zǐxì)查看青蒿长势:“以前在外头从事建筑行业,现在回来创业(chuàngyè)种了300多亩青蒿,目前青蒿长势很好,成活率也(yě)很高,9月收成时,预计每亩(měimǔ)能(néng)有4000多元收入。”谁能想到,眼前这片绿油油的药田,2个月前还是(háishì)长满杂草的荒山坡。 竹山乡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féiwò),历来就有中药材种植的传统。近年来,乡里把(bǎ)闲置(xiánzhì)的山地“变废为宝”,种上了青蒿、黄蜀葵(shǔkuí)等中药材。莲溪村党支部书记匡治安介绍道:“村里今年准备打造600亩药材基地,主要种植青蒿、黄蜀葵、白芷。目前已种植青蒿200多亩、白芷60亩、黄蜀葵100亩。后续我村计划把所有能利用的闲置土地(tǔdì)都(dōu)种植药材。” 在松岗村的黄(huáng)蜀葵基地,村民侯曼群(hóumànqún)麻利地拉着红绳定株距种植黄蜀葵秧苗。他笑着说(shuō):“在基地干活(gànhuó)一天能挣100来块钱。”党支部书记侯茂芳介绍:“松岗村今年种植黄蜀葵,以村合作社为核心,农户自愿参与,即可以(kěyǐ)带动村民就业,又可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亩可达500元左右。” 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让乡(xiāng)亲们放心(fàngxīn)种药材,竹山乡使出了“三板斧”:免费技术培训破解种植难题,垫(diàn)资供苗减轻农户负担,保底(bǎodǐ)收购降低市场风险。同时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与裕安山(ānshān)、普利农业等企业签订了近千亩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协议及保底的收购合同,让村民放心种植中药材。 今年全乡药材种植(zhòngzhí)面积突破3000亩,岗梅、青蒿、白芷等中药材成(chéng)了产业发展“新三宝”。开春以来,40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活计,120多人自己当上了种植户。当前(dāngqián),在竹山乡中药材种植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也是竹山乡强村富民的“金钥匙(jīnyàoshi)”,正在为乡村(xiāngcūn)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安仁竹山乡:“三板斧”劈开致富路 “新三宝”种出好“钱”景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